省局組織參加“2011中法食品文化及地理標志交流高峰論壇
次
2011.01.14來源:
中法食品文化及地理標志交流高峰論壇現場

國家質檢總局孫大偉副局長做重要講話
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司長做主旨演講
2011年1月12日,國家質檢總局與法國駐中國大使館在北京亞洲大酒店聯合舉辦了“2011中法食品文化及地理標志交流高峰論壇。”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孫大偉、法國駐華公使丁合復、法國原產地命名管理局(INAO)副局長Jean-louis BUER、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司長武津生、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國際地理標志網絡組織副主席王忠敏及山東省局、四川、福建、北京等省市的代表100余人參加論壇。
論壇上,法國駐華公使丁合復先生致辭,國家質檢總局孫大偉副局長做重要講話,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司長武津生就“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的發展”做主旨演講。法國地理標志巴約納火腿集團董事Pierre MOURFU、法國卡慕干邑有限公司中國首席代表、遠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馮黎明等在論壇上做演講;山東省煙臺市李樹軍副市長就“龍口粉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進行了專題演講。我省的龍口粉絲、濰坊蘿卜、馬家溝芹菜等產品在論壇現場進行了展示。
在論壇上,國家質檢總局還公布了龍口粉絲地理標志產品被歐盟批準保護的信息,目前,龍口粉絲是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歐盟被批準保護的產品。
地理標志產品是地理、文化和傳統工藝的結晶,是優良品質的代表。世界各國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法國是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的發源地之一,擁有眾多久負盛名的地理標志產品,多年來,我國借鑒法國成熟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開創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的新局面。截至2010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已經對1170個地理標志產品實施了專門保護,我省被批準納入保護的產品達到42個,獲準使用專用標志企業達到210個,在促進地方特色經濟發展、擴大出口、服務三農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對提升我國特色產品質量水平、塑造我國產品形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保護知識產權、扶優扶強的重要手段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