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1日-12日,來自武漢大學、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100多位老師、博士與碩士齊聚廣州,正式拉開了“2015年廣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企業-員工匹配調查”大規模開展的序幕。
——2015年廣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企業-員工匹配調查紀實之一
7月11日-12日,來自武漢大學、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100多位老師、博士與碩士齊聚廣州,正式拉開了“2015年廣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企業-員工匹配調查”大規模開展的序幕。
暑期是大學的老師和同學休息與調整的時期,但是大家卻充滿激情的在火熱的南國,開展這樣一次為期近20天的調查。
為了這次調查,香港科技大學的樸之水教授、清華大學的李宏彬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都陽教授,針對問卷的設計和調查的組織,已經努力了3年多的時間。
同樣也是為了這次調查,武大質量院和幾個協同單位,從去年8月份開始,前后在廣東順德、深圳和東莞開展了3次試錯式的調查;在江蘇揚州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仿真式調查;又在廣東廣州和潮州進行了為期3周的小規模正式調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這一次在廣東的大規模調查,更是涉及到對18個區域、近500家企業和5000名員工的樣本調查,其加上調查員人工的總投入累計要突破200萬元。
不僅如此,廣東省、市、縣(區)、鄉鎮(街道)和村(社區)5級政府機構的官員,也有近百人組織和參與對這次調查的安排、協調與支持。
僅僅是在廣東這一個省,就是如此大規模的人、財、物的投入,對一項社會調查來說,可以稱得上是不計成本和不計代價!
這樣做值得嗎? 為什么要這樣做?
這次調查的背景,是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也就是投資驅動和勞動力紅利的中國模式正在漸行漸遠。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投資與需求有什么變化、社會融資和利率的真實水平究竟如何、匯率和進出口結構在發生什么變化、人力資源的就業和工資成本的趨勢是怎樣的、創新和質量競爭力的行為是否反映了新常態的需求?這一切問題的回答,都是這次調查所涉及到的,也是這些調查數據將真實反映出來的。雖然投入巨大,但是能夠獲得對這些問題的一手數據,其產出遠遠超過這些有形的投入,這樣的調查當然是值得的。
宏觀的基礎一定是微觀,要研究經濟發展,要研究經濟增長質量,我們一直的視角都是從微觀的角度來進行觀察。這個最重要的微觀主體就是企業,因而這一次到企業去進行這樣大規模的調查,獲取大樣本的數據,正是這一思路最好的實踐。提出微觀的思路并不難,最難的是找到微觀的數據。因為,企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不愿意提供這些數據,要找到這些數據就要克服諸多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困難。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國從2007年以后,就一直沒有大樣本和高質量的企業調查數據。這種狀況所影響的絕不僅僅是科學研究缺乏基本的數據支持,更要命的是它會影響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判斷,并進而誤導政府和企業的經濟決策。正是基于對這一使命的擔當,武漢大學、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才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個難關攻克,即使有再大的難度也要去做,因為它有比難度更大的價值。
這一次調查的共同承擔機構,都是世界和中國知名的科研與教學單位,一個日常的職責是培養優秀的學生。學生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對社會的認識,尤其是來自于對企業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調查。這一次的調查,有我們4個機構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參加,也有很多年青的老師參加,他們在參與過程當中,不僅可以學到規范的科學研究和調查方法,更可以提高對問題的分析和識別能力,以及在與企業溝通中的行為能力和意志力。實際上,通過調查是在搭建一個平臺,來促使年青的老師和碩士、博士生們更快的成長,而這個收獲在這一年當中已經越來越明顯,所以人才紅利也是這次調查為什么要進行的重要原因。
雖然這次調查的數據還沒有完全出來,但是廣東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和官員已經在翹首以待了。因為,這些數據將會是對廣東轉型升級中企業的一次掃描和體檢,將對政府的經濟決策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雌饋碇皇顷P于廣東的數據,但是廣東企業的轉型發展對全國都具有樣本意義,因而這些數據也會對更高層次的政府決策產生重要的作用,這當然也是這次調查的重要價值所在。
上周三在清華大學,有人問為什么企業愿意接受這次調查?我的回答很簡單,那就是這次調查對企業有著重要的價值。這次調查的問卷實際上全面反映了企業經營的關鍵問題,即使企業只是對照著填報,也是一次對企業自身的掃描和體檢,從中可以分析和感知企業在轉型中的現狀與趨勢。更不要說,這些數據綜合統計完成之后(不涉及某一具體企業的數據信息),更可以讓企業完整的看到行業與區域企業轉型發展的真實狀況,從而對照著修正自己的發展戰略和創新路徑。這些對企業的價值,也是驅動我們去挑戰這一高難度調查項目的重要原因。
做出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尤其是做出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質量問題的高水平研究,對國內外的學者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是,阻礙這一目標的主要困難,就在于缺乏真實、客觀和全面的高質量數據。沒有好的數據就不可能做出高水平的研究,這是學者們的普遍共識,特別是要獲得進入企業的調查數據就更為重要了。因而,要推動中國學術研究的進步,就需要我們這樣深入到企業的現場去獲得真實的一手數據,這種價值無論怎樣估計都不過分。
在世界上,總有一些事情需要不計代價、不計功利的去做,只有奮不顧身才能實現真正有價值的目標。
2015年廣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企業-員工匹配調查,就是這樣一件值得我們奮不顧身去做的事情。它對我們全體參與者來說,不是負擔,而是機會;不是投入,而是收獲。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