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安辦發[2013]80號
各市人民政府安委會,省政府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2013年11月28日17時許,乳山市合和食品有限公司發生液氨泄漏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6人受傷。經初步調查,該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單凍機回氣集管未按規定安裝壓力表和安全閥,回氣集管封頭焊接存在嚴重缺陷,熱氨融霜過程中違規作業造成的。這起事故發生在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期間,反映出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不平衡、不徹底,有的地方和企業工作不認真、不扎實等方面的問題。
事故發生后,省委、省政府領導極為重視,分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搶救受傷人員,查明事故原因,舉一反三,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為認真貫徹落實省領導指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訓,進一步加強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涉氨制冷企業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建筑、消防、特種設備等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切實落實《山東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260號)規定的各項安全責任。要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涉及制冷系統運行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規范現場安全管理。采用熱氨融霜工藝的,必須依據有關標準要求制定熱氨融霜操作規程,并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融霜作業,必須設置有效的防止產生超壓、液擊的控制裝置。規范特種設備管理,涉氨壓力容器和新建、擴建、改建的涉氨壓力管道,必須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按照相應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規定進行設計、制造、安裝。壓力管道的對接接頭必須采用全焊透的焊接工藝,熱氨融霜管道和低壓側壓力管道的對接焊接接頭應進行100%射線檢測合格,角焊縫應100%磁粉或滲透檢測合格。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必須經登記注冊并定期檢驗。強化從業人員液氨使用管理及應急處置等安全知識教育培訓,提高員工安全素質和操作技能。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扎實開展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和自查自糾,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嚴防液氨泄漏引發的各類事故。
二、進一步落實安全監管職責,強化安全監管。各市要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加強涉氨制冷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魯安發〔2013〕32號)精神,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的監管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和細化監管職責,落實監管責任,防止出現監管空檔。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嚴格開展執法檢查。要發揮專家、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的作用,積極探索第三方檢查,甚至是“購買檢查”的做法,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徹查各類安全隱患,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三、扎實組織開展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各市要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山東省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魯安發〔2013〕26號)的安排部署,結合貫徹落實12月3日全省安全生產電視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專項治理取得實效。對專項治理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要嚴格執法,嚴厲查處。對相關證照不全、停產整頓未驗收達標擅自恢復生產、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且無法整改、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企業,要堅決予以取締;對冷庫及制冷系統未經正規設計、施工,人員密集場所、特種設備等存在重大隱患的企業,要立即停產整頓,整改不達標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安全設施不完善,防護器材不完備,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事故應急預案不健全,安全培訓不落實的企業,要限期徹底整改,確保不留隱患。
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委會辦公室
2013年12月4日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